李雯散文——《将军铜像》-博奥官方网站
我是眼看着这座铜像一点一点耸立起来的。从最开始地基的处理,底座的砌成,到最后身跨战马的将军出现在眼前。蒲城这方人杰地灵的土地,孕育了不知多少个顶天立地的英雄。如今坐落于县城主干道南段环岛中央的铜像,像最忠诚的卫士,守护着蒲城的南大门。这座目光如炬远眺东方的铜像,是杨虎城将军。
那个初秋微凉的早晨,天空飘着蒙蒙细雨。我和爱人带着两个孩子来到位于人民路东槐院巷的杨虎城将军纪念馆。周末,参观的人不少,一群远道而来的中学生也在其中,年轻的脸庞写满青春朝气。纪念馆由将军故居改造而成,是那个年代典型的关中民居,干净朴素到没有特别之处。唯一不同的是将军卧榻的四周镶着几面镜子;据说将军征战多年,树敌无数,床四周镶上镜子是为了能第一时间发现敌人的突然袭击。感叹之余,不禁为将军的机警点赞。
在陈列大厅,我久久驻足不能离去。杨虎城将军出身微寒,亲历了昏庸腐败的清政府对底层农民的残酷压榨,所以,当辛亥革命的战火烧到陕西后,年仅十八岁的杨虎城毫不犹豫地加入到革命的队伍中来。之后无论是辗转各地征战无数,还是发展队伍休养生息,将军心里始终装着的,是人民的疾苦和国家的命运。在他主持陕政的那几年时间里,发展经济,重视教育,兴修水利,如今蒲城县的省级重点中学--尧山中学就是将军当年创建的;流经蒲城滋养着家乡人民的洛惠渠,也是在将军的主持下开工建设的水利工程之一。然而在那样动荡的社会大背景下,尽管一心为人民,将军励精图治的美好心愿也只是昙花一现罢了。
1936年的12月12日,注定是改写民族历史的一天。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打破了国共两党长达数十年的对峙局面,促进推动抗日战争统一战线的建立。当在日本法西斯侵略下的苦难的中华民族的命运得到扭转的同时,杨虎城将军后半生的命运也被彻底改写。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的这句诗仿佛就是为多年后的杨虎城而作。明知蒋介石的一贯为人,当得知国内的抗日战场正是腥风血雨之时,远在国外的杨虎城听不进去劝阻,顾不上个人安危,执意回国;他一心想要奔赴战场杀敌、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容不得他再做丝毫的犹豫和停留。他满怀憧憬和希望,报效祖国又能有什么错!然而等着他的,却是漫长的牢狱生活。
望着展厅墙上一身戎装、身形魁梧目光坚定的照片,时光仿佛穿越到了几十年前那段漫长而孤寂的时光里。那正是气焰嚣张的日本法西斯在我中华民族的土地上疯狂进攻大肆屠杀的艰难阶段,国难当头,将军的心,每一分一秒都在煎熬。无论是在息烽的集中营玄天洞,还是在重庆的渣滓洞白公馆,当保家卫国的凌云志被高墙铁窗日日困死,将军也许只能将“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无奈悲愤,在心里感叹又感叹吧;当将军环顾周身,目光触及陪自己受苦受难的妻儿时,他的心情也一定是酸楚的吧;当他凝视窗外思念远在西北故土的高堂老母和留守儿女时,他的情绪也一定是低落的吧。这个戎马半生,一心为民请命、舍身报国的铁骨硬汉,在失去了十二年的自由之后,在新中国即将成立的前夕,被疯狂的军统特务残忍地杀害了。
展厅里的照片和文字清晰地记录了将军遇难的情景。和将军一起惨遭特务毒手的,还有他的两个孩子以及将军的秘书宋绮云一家三口。宋家的孩子就是那个我们人人熟知的“小萝卜头”,是全国乃至世界上最小的革命烈士,身在狱中却酷爱学习、帮助牢狱里的地下党组织传递消息的小机灵鬼,他还有一个大名叫宋振中。
“振兴中华”从来都不是一句口号,那是他(她),他(她)们,无数个这样的先烈,用血肉之躯将身陷苦难的中华民族一点一点托举起来,一步一步走向繁荣和昌盛。如今我们的祖国日新月异,人民安居乐业,再也不曾遭受外敌入侵的屈辱。中华民族已然强大到不仅仅能保护自己,还有能力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国家和民族了。这个古老东方的“礼仪之邦”,如新星般冉冉升起,令世界瞩目。
每天早上的上班路上绕行而过的将军铜像,正在成为蒲城的新地标。在每一个清晨,迎着东方的第一缕晨曦,将军的战马腾空而起,跨越时间和空间,迎接新生和太阳,迎接美好和希望。(李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