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婷杂谈——《安全底气要充足》-博奥官方网站
近日,在公司2021年第一季度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及消防安全委员会上,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田玉民作出了工作指示,这不仅为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创建工作指明了方向,而且为公司各级安全生产工作再次充入了十足的“底气”。我们要以新的视角、新的理念去看待安全生产,要用新的方法、新的途径让思想破壁,切不可让“义举”成为“安全网”的缺口。那么,我们的安全“底气”到底从何而来?
转变观念获取“安全感”
董事长在会上指出,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创建关键在于员工安全观念的转变,如果安全观念不转变,一味地心存侥幸,一味地违纪违章,企业再好的安全硬件设施都阻挡不了事故的发生。任何一个岗位上,员工永远都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主体,如果思想观念上放松,未从根本上实现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转变,那么,个人和企业的“安全感”将始终处于一个游离的状态。
多数员工在进行入厂三级安全教育时,都观看过《我选择了视而不见》这个经典的安全教育视频。视频中安全管理员在制止违章作业时与操作工发生了激烈争吵,他心有余悸,之后便再也没有及时制止过操作工的违章行为,最终这名操作工的生命在事故中逝去。本可避免的事故和触目惊心的灾难表面上看是因为员工对安全观念的淡漠和无视,而实际上是因为员工仅仅满足于在“要我安全”的被动管控下追求客观物质生活需要,而未将安全感、幸福感等“我要安全”的主观需求纳入美好生活的范围。一个人主动承担起的家庭责任和被动赋予的岗位职责之间,除了有一个“主人翁”的差距之外,还有一个“安全感”的盲区,只有每一名在岗员工真正转变观念,不以侥幸为之,面对所有工作慎终如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的不安全行为,让大家和小家元气满满的去迎接每一天的曙光。
遵章守纪不越“安全线”
董事长强调,全体干部职工必须牢固树立“遵章守纪,从我做起;信仰生命,幸福人生”的安全文化理念,以“信仰生命”为价值观,“幸福人生”为人生观,以“遵章守纪”为方法论,认真对待安全生产工作。对于基层生产岗位而言,“安全线”不仅是员工生命的防线,更是必须捍卫的一道道强企“边界线”。
念兹在兹,一以贯之;响鼓重锤,谆谆告诫。江苏响水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3·21”特别重大爆炸事故作为当下最具代表性的反面教材,暴露出了诸多“心”不在焉“,“观”未守正,“线”断风吹的劣迹。人祸终将酿成人间惨剧,工作中搞形式、做样子,对安全工作抓而不细、抓而不实,无形中埋下了事故的“定时炸弹”。深入解读董事长在会上提出的公司安全文化理念,其就是规矩意识、带头行动意识、生命意识和幸福意识的总和,而规矩意识是重中之重。规矩意识就是遵章守纪,按章作业、按规程施工、按程序操作、服从管理、接受监督,就是人人知道应该如何做、不能如何做,逐步在工作中养成一种良好的安全习惯。我们每一名员工都应自觉运用安全知识和技术技能,时刻保证自身工作全过程处于安全状态,同时牢牢扎好责任区域安全“篱笆”,守住生产设备安全底线。即便有些人认为在安全管理、考核等工作中自己是一个“强扭的瓜”,但通过日积月累的学习、积累、思考、转变和实践,你终将发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都能“甜”起来。
不畏邪气掌好“安全舵”
日常工作中,我们总能看到一些明知故犯或避重就轻的安全违规“邪气”。在《我选择了视而不见》安全教育视频中有这样一句话:“我现在还记得很清楚,那次对话中我感觉自己完全失去底气……”视频中的主人公由于在制止违章作业时与员工发生了激烈冲突,便再也没有了底气,从此抱着侥幸心理对所有违章操作选择视而不见,酿成了不可逆转的悲剧。由此可见,一次“越雷池”后的视而不见让本能扮演黑脸包公的安全管理者变成了“稻草人”,层层防守异化为“层层失守”,最终让一团和气误了大事。
邪气成风误大事,正气凛然做实事。董事长在会议期间指出,处理安全生产事故,态度要严,手段要硬。不能同违章违纪的员工讲道理、道人情,要用严肃的考核手段,约束行为,规范操作。因此,各级安全管理者、责任人一定要摒弃“老好人”思想,强化有效监督,对自我安全意识差、违章违纪现象,要坚决予以制止,发现一次就按规定处罚一次,不能因情分而“下不为例”,也决不能因为没有造成事故而姑息迁就。作为普通员工,首先我们自己不能违章作业,其次,发现违章作业时,任何人都不能把自己当成局外人,不能因为怕得罪人而袖手旁观,视而不见。只有我们每一名员工不畏不惧,敢于指出,敢于较真,公司安全平稳运行的航船才能得到强大的合力支撑,安全稳舵才能指引安全生产不偏移,实现公司长远发展目标。
安全底气来自于观念转变、来自于规矩、来自于责任心、来自于担当……我们要在新的一年里充足各类安全“底气”,为公司生产经营保驾护航。(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