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晓婷杂谈——《做“工匠精神”的践行者》-博奥官方网站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的时代早已离我们远去,取而代之的是机械化的工业时代。现在很多人都在追求“快”的生活理念,从而忽略了脚踏实地,精益求精的品质,在浮躁之风滋生蔓延的当下,工匠精神对我们每个人更显得弥足珍贵。
“工匠精神”是什么呢?是引领的方向、是追求极致的目标。其利虽微,却长久造福于世。很多人认为工匠是一种机械重复的工作者,其实工匠有着更深远的含义。
《说文》里记载:“匠,木工也。”今天作为文字的“匠”,早已从木工的本义演变为心思巧妙、技术精湛、造诣高深的代名词。工匠精神在我国源远流长,战国时期的《庄子》中便记载了“庖丁解牛”的故事:庖丁是一位技艺高超的宰牛厨工,他为此不厌其烦的练习宰牛并将宰牛这一件事做到了极致,同时也对自己的手艺怀有一种绝对的自信,这便是一种早期的“工匠精神”。
《诗经》中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映的就是古代工匠在切割、打磨、等方面的精益求精、反复琢磨的工作态度。一位作家说过,能将胡辣汤做得独一无二和能让火箭上天没有本质的区别。我们在生活中不难发现,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的成功,都离不开这样的匠心品质。
“工匠精神”可以从瑞士制表匠的例子上一窥究竟。瑞士制表工匠,对每一块手表的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工序,都精心打磨、专心雕琢,他们用心制造产品的态度就是工匠精神,就是对质量的精益求精,对制造的一丝不苟,对完美的孜孜追求。正是凭着这种凝神专一的工匠精神,瑞士手表得以誉满天下,畅销世界,成为经典。
而在我国,不管是小米、华为的匠心坚守,还是格力、海尔打造中国“质”造的追求,又或是“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工程取得的辉煌成就,都离不开工匠精神,都展现出我们对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发扬。在当今社会,只有把工匠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才能拥有竞争的优势,才能拥有真正的不可替代性,企业才能永远在复杂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
无论是个人的创业之路,还是企业的发展之路,都离不开执着专一、务实求精的工匠精神,而工匠精神不应只活跃在报纸上、广播中、荧屏里,而应贯穿于每个员工的心中,融汇在每一次的工作实践里。如果人人都能将这样的品质在内心沉淀,有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韧劲,定能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人生。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气质,工匠精神不仅仅是手艺人的安身之本,亦是我们每一个普通员工毕生的追求。工匠精神并不以成功为宗旨,但它却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贾小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