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发展“三部曲”-博奥官方网站
2015年是蒲城清洁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180万吨甲醇70万吨聚烯烃项目打通全流程,进入生产试运行的第一年。这一年,该公司紧紧以安全稳定运行为中心,抓生产、强管理、降能耗,走出了一条铿锵有力的蒲洁能化发展之路。
“闯”出来的市场
2014年底,该公司打通全流程,产出合格聚烯烃产品,2015年全线产品(主副产品)首次投入市场。
万事开头难。市场虽然广阔,但如何打开销售渠道是关键。虽然公司骨干销售人员都有着十几年的销售经验,但开拓聚烯烃市场,对他们来说还是个全新的领域。坐等客户上门不现实,走出去才能闯出一片天地。于是,对标中煤、延长、宁波富德,学习销售模式、销售思路,反复进行市场调研、摸排走访,邀请客户来现场参观,挖掘客户,建立信任度,河南、山东、江苏、浙江、广东……都留下了蒲洁能化销售人员的足迹。用运销部主管薛鹏的话讲,“货源是跑来的,客户是沟通洽谈来的,想要开拓市场,必须主动出击走出去!”
令薛鹏印象深刻的是,2月11日召开完产品发布会,本以为即将迎来蒲洁能化产销的“春天”,却不料先遭遇到了产品销售的“寒流”。紧接着到来的春节,使产品市场价格骤然下行,没有客商愿意在这个时段拉货,“如果产品不能及时卖出去,会造成仓库堵库,影响公司后续生产。”为清库存,趁着春节未到,运销部全体人员便已奔赴全国各地,通过分析市场形势,对比价格优势,一遍一遍的做客户的思想工作,终以挚诚的态度打动客户,让他们打消顾虑,同意拉货。大年初六,在别家同行都还在欢度春节的时候,蒲洁能化运销大楼西门外的物流桥上,已整整齐齐的排着一列列的拉货车,产品被源源不断地送往全国各地。
为畅通销路,运销部又不断尝试新的营销方式,没有网上平台,就通过电子邮箱进行产品竞拍;为增加直销用户比率,掌握市场前沿动向,又采取与第三方平台合作的方式销售。10月4日,江苏常州奔牛港产品异地库的设立,在物流上极大缓解了产品产地与销售市场之间距离所形成的时间差,使产品能在市场行情抬头的第一时间销售出去,完成了该公司产品异地库全国布局的第一步。
截至目前,与该公司建立有产品销售业务合作的用户已达到170余家,产品销售范围覆盖了华东、华北、华中及华南等全国大部分区域,基本上做到了即产即销、产销平衡,产品的市场认知度大大提升。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该公司还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由公司领导带队,公司各部门、中心骨干全程参与,先后赴中煤、灵谷、万华等优秀单位对标学习,就公司体制机制建设、人员管理、生产经营等各方面全方位对标,在对标中查优补缺,为该公司下一步管理的深耕细作打下扎实基础。
“攻”下来的难关
2015年对蒲洁能化公司来说,是充满挑战、荆棘丛生的一年。由于该公司煤制烯烃工艺复杂、作业流程长,加之采用的设备多为国外进口设备。所以想在试生产初期就熟练驾驭这些“洋货”并非易事,这给生产的稳定运行带来巨大挑战。面对来自公司内外的质疑声,调度会上该公司董事长坚定地说,“困难考验着我们每一个人的能力、耐力与心力,只要努力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
2015年,也是蒲洁能化公司摸着石头过河、上下求索的一年。
由于该公司采用全球首套项目,许多问题同行业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只能在摸着石头过河中积累经验。于是,该公司迅速成立生产攻坚小组、技术攻关小组,全面梳理设计遗留问题和运行暴露问题,制定设计消缺和系统完善措施方案,动员公司内外各方技术力量,及时解决制约生产装置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的各类问题,并建立快速高效的反应机制。
激冷水泵对该公司气化装置来说,就像人体的“心脏”,由它提供的激冷水既可以洗涤气化炉产出的原料气,又能降低原料气温度,促进气和灰渣的分离,是为整个系统输送“血液”的枢纽设备。自二月份以来,激冷水泵给生产频频“使绊”。
由于是全球首套8.7mpa水煤浆加压气化装置,无经验可借鉴。面对困难,该公司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制定措施方案,积极寻求拿掉“病灶”的方法,先后尝试将泵的静环材质改为碳化硅,提高静环强度,但成效不大。又尝试修改泵动静环的密封圈材质和结构尺寸,经过这次改进使机封的平均寿命提到了45天左右。在持续跟进中,该公司经过与厂商、专家的反复研究大胆设想,提出了将机封轴套硬化处理的想法,并于8月份投入实施,将激冷水泵机封的使用寿命从原来的20多天提高到了80多天,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现在,技术攻关小组还在积极探索研究,全力确保激冷水泵长周期运行。
这是该公司2015年技术改造提升的一个缩影。为优化装置运行,该公司先后组织成立了“燃料气回收攻关小组”、“脱硫脱硝开车小组”、“稳产增效攻关小组”等技术攻关课题小组,集中力量解决生产技术问题。同时出台“医生 护士”设施设备管理法,加大对设备日常的维护保养。笔者从甲醇中心了解到,为保证设备不出事故、少出事故,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坚持每日两小时一小巡检,每周两次大巡检,在线对“跑冒滴漏”现象进行整改,最大限度规避了由隐患造成的跳车事故,使设备运行逐步实现了由“修”到“保”的转变。
正是在这种屡挫屡败、屡败屡战的反复生产实践中,蒲洁能化人凭借不服输的精神、不放弃的斗志,保证了生产运行,使装置渐趋平稳,负荷逐步增加,生产基本恢复正常。
“省”下来的利润
走进该公司大件厂房职工值班室,崭新的桌椅、崭新的物料架映入眼帘。该公司设备室负责材料焊接的张晓东告诉笔者,“这些桌椅、物架都是我们用边角料、废料做成的,跟外面买的一模一样。”
据张晓东说,现在废旧物料在他们这里都成了“宝贝”。每天工友们去公司的废料堆里转悠一圈,便会“淘”回来不少宝贝,拿回来经过他们的巧手加工,就变成了公司日常用的f扳手、门栓、门轴、检修马凳、桌椅、杯托等。现在经他们之手变废为宝的物料正在公司的各装置各角落“发光发热”。
“在外的金子不如在手的铜,与外面买的桌椅、柜子不同。外面买回来的看起来很漂亮,但是不实用,柜子往往装不了多少东西,容易成为摆设。我们自制的桌椅,不仅采用耐用的废旧钢材,质量过硬,而且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地理空间,‘私人订制’长短大小适用的物架、桌椅,关键是能为公司省下来不少成品件的费用”,张晓东自豪地告诉笔者。
今年以来,该公司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在“节流”上深挖潜、算细账,力求在“简”上下功夫,在“减”上动真格,在“俭”上求实效。生产检修上,坚持“没有绝对的废料,只有放错位置的材料”,加大废旧物资管理,将剩余的边角料进行再加工再利用;进一步压缩办公经费,积极推广无纸化办公,公司劳保用品、生产用料“以旧换新”,杜绝重复领用;积极开展节电、节水活动,坚决杜绝“长明灯”、“长流水”现象,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切实做到了把有限的资金和资源用在生产经营的紧要处、刀刃上。
该公司还大胆尝试,对聚烯烃造粒添加剂开始试用国产复配添加剂,不但解决了进口单剂容易堵塞管线及粉尘大的问题,而且还大大降低了物资成本,扭转了以往高价购买国外催化剂的被动局面,最大限度降低了成本消耗。同时,催化剂国产化、设施设备国产化、技术改造等降耗强本项目将在公司大力推广,这些举措为该公司2016年节支降耗、创盈增收开了个好头。(张静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