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

员工天地 文苑拾萃

80后硕士生的“工匠梦”-博奥官方网站

发布日期:2017-06-01 08:35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次

—记陕煤集团“十佳青年岗位技术明星”付玉川

1496277216131479.jpg


在公司有这样一个高个子的年轻人,他的脸庞上始终洋溢着阳光自信的微笑。2010年曾被评为山西省优秀毕业生(硕士生)的他,告别家乡从省城来到渭北的小县城,在蒲城煤制烯烃这一新型煤化工项目一片轰隆隆的打桩声中开始了他扎根一线、淬火历练的梦想追寻。他,就是刚刚荣获陕煤集团“十佳青年岗位技术明星”荣誉称号的公司生产技术部技术主管付玉川。

摘下光环苦学习

在学校里,付玉川是老师器重的得意门生,是同学们羡慕的优等生,在家里,他是父母亲眼中的孝顺儿子。但这一次说走就走的“职业选择”,却另大家都傻了眼,他们都不理解,凭借他的能力,市里很多科研机构他都可以去,为什么要去一个连雏形都没有的新项目上“自讨苦吃”?

“之前学的专业毕竟是理论,要转化成真正的技术实践,必须得在一线获得第一手资料。”谈起当初毅然决然的决定,付玉川爽朗地笑着说。

实习期间的他,并没有因学历而自命清高,也没有因环境恶劣而自怨自怜,而是从零做起,在学习中增知识,在实践中提技能。“吴师傅,这块盲板应该处于导盲状态吧?”2010年12月,刚在兰州石化实习2个月的他,在一次跟随师傅巡检中,一眼发现一块盲板的状态不对。“小伙儿不错啊,刚实习2个月就能发现问题,也幸亏你发现,不然会出大事故的。”师傅不由得对这个年轻人竖起了拇指。殊不知,在发现问题的背后,是他勤学刻苦的结果。白天,他向师傅学、向书本学,晚上当同事们都已睡下的时候,他还在挑灯夜战,画着白天默默记在心里的流程图。短短的时间内,他就已经把聚丙烯装置工艺原理、工艺流程、重点操作指南等全部熟悉理解,光笔记就工工整整写完了2本,流程图画了3遍。班组的师傅们都喜欢这个爱学习、肯钻研又不怕吃苦的实习生,班长每次处理问题时都喜欢带上他增长见识,他的师傅更是把几年来积累的经验和重要的资料倾囊相授。

在他身上永远充满着求知上进的力量,在聚丙烯装置期间,他利用业余时间完成了数万字英文资料的翻译,编制了整套聚丙烯培训手册,参与了各项技术谈判,在短短一年时间里,他用自己的踏实肯干、勤奋好学完成了一名技术人员坚实的积淀。2011年7月,公司煤制烯烃项目全面进入设计阶段,新任设计与技术管理部部长点名要把付玉川抽调过去作为助手。 

勤耕不辍干调度

2013年底,公司进入了忙碌的试车备战状态。“马上就要试车了,公司准备组建总调度室,全面组织试车生产工作,有没有兴趣到生产一线?工作会更辛苦,但更锻炼人”,时任生产准备部的孙振江部长找到付玉川。

“只要能够学到技术,我随时过去”,付玉川坚定地说。进入试车就意味着设计部白 黑、5 2的日子终于可以松口气了,为啥要跑到生产系统去倒班?好多人不理解,认为碰到了个傻小子。

付玉川深知,调度室的工作与其他工作不同,必须有极高的协调、统筹性,还需要对突发事件能够做出最快的反应速度,将事故风险降至最低。要做到这些,必须对全场生产了然于胸。于是,他自我加压的力度又增加了一倍。试车任务繁重,调度员人员紧缺,最忙的时候,几个月以来他经常24小时连续上班,困了就在办公室眯一会儿;由于临时办公地点阴冷潮湿,4月份的天气他裹着穿棉大衣,伏在办公桌上记笔记、画流程图、编生产方案、写作业指导书;为了熟悉管道,确认条件,炎炎夏季,他每天走上十几公里跑现场、上框架、进反应器,雨天一身泥水,晴天满身汗水灰尘……

2015年公司进入试生产阶段,工艺、设备、仪表、电气问题相继暴露,随时可能出现生产波动,这对调度员是更大的挑战。3月22日,付玉川当班期间,由于外电网波动,全厂大停车,就连总调度室也出现断电情况,控制室一片混乱。作为调度值班长的他,迅速反应,在临时手电的照明下,指挥2名调度员应急电话处理,“通知锅炉做紧急恢复准备,同时力保低压蒸汽;通知空压站马上恢复,保证仪表空气供应;通知空分尽量维持氮气管网压力……”,一条条指令下达,控制室慌乱的操作人员逐渐有了主心骨,开始按照预案执行操作,全厂开始有序停车、恢复。

在2年多的调度工作中,付玉川始终不断学习,保持敏锐,早已对全厂公用工程用户有哪些,用量多少,事故应急怎么办谙熟于心,避免了多起事故的发生。

厚积薄发谋创新

生产稳定运行后工艺管理工作成了生产的重心,2016年3月份,工作出色的他又被“挖”到了生产技术部负责技术管理工作,“每一段都是新的征程,都需要我们心无旁骛地去投入。”没有什么豪言壮语,有的只是从他的身上散发出来的专业、专注、稳重、踏实的气质。

2016年煤化工行业面临低油价 严环保的双重夹击,形势异常严峻,公司动员广大职工大力开展治亏创效活动,付玉川更是积极响应,“提高蒸汽驱动设备运行率、降低化工三剂/公用工程消耗、三剂国产化、对放空蒸汽/解析气综合利用、开发聚烯烃高端牌号……”,在一次讨论会上,他一下子提出了一连串的建议,并且把实施措施,节约费用等分析的清清楚楚,得到了领导们的一致认同。

为了积极推进公司提质增效工作,他更是开动脑筋,想办法、出措施,主导并参与了多项重大技术改造,如精准核算全厂蒸汽平衡,提出全厂蒸汽管网改造方案并实施,彻底解决了冬季或极端工况下蒸汽平衡,保证了烯烃中心高负荷运行;作为技术负责人,他积极组织pe尾气回收利用项目的论证实施,可为公司创造效益1000万/年;同时,参与丙烷回收项目的实施,可创造效益4000万/年。

面对这些成绩与荣誉,他坦言,“我要感谢公司,如果没有项目建设期间在设计部身心上的历练,没有试生产期间在调度室对全场的把控,没有正式生产期间在生产技术部对技术的提升,就没有现在的我。在一线历练,是我人生宝贵的经历。”

七年的扎根一线、七年的执着目标、七年的厚积薄发,已经使他成长为公司生产部门的中坚力量。如今已入而立之年的付玉川,空闲时间会反复观看中央台的《大国工匠》。他说,公司也提出了打造“蒲洁能化工匠”的号召,作为技术人员,能够在一线这个大熔炉里,把自己铸炼成一名名副其实的技术工匠,那是他最大的梦想,他将会沿着这条路,一往无前地走下去。 (张静妮)




编辑:admin
网站地图